今天是: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公告

申论资料

行测资料

公基资料

面试专题

试题中心

关于我们

培训基地:南京 | 淮安 | 连云港 | 宿迁 | 盐城 | 徐州 | 镇江 | 泰州 | 扬州 | 南通 | 常州 | 无锡 | 苏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申论资料 >> 其他 >> 内容
2012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求是》精选一
致远教育          发布时间:2014-12-01     点击:    
2012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求是》精选一
            

以“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社论)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向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祝福!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5年。我们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重大历史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描绘了我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领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发展的连续性同开拓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把需要同可能结合起来,兼顾当前和长远,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真正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必须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客观需要。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推动科学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把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牢牢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争取更大国家利益。

  

  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必须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促使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跃上新台阶,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全党同志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以迎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和最新成果,生动彰显我们党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十二五”时期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壮丽蓝图激励人心,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突出主题、围绕主线,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开局,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卫留成)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海南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作决策、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能好尽量好、能快尽量快的原则,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努力做好小经济办大社会、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文章。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用于民生。海南省是一个经济小省、财政穷省,我们坚持公共财政的理念,尽可能集中有限财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为此,2008年省委全会通过了《关于大力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见》,明确提出省和市县每年新增财力的55%以上必须用于改善民生,集中解决一些重点民生问题。省政府制定了重点民生项目建设五年规划,集中推进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民增收以及生态文明等七大民生工程建设。这几年,我们连年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事业和民生的投入,省本级民生支出占到新增财力的70.4%,办成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使人民群众同步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执政为民的宗旨,增强了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强岛富民”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目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们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位置来考虑,努力让海南的老百姓从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明确提出不仅要建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还要建成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在规划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时,优先考虑为当地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收机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居民致富。2010年年初,由于受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影响,海南房价整体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省委冷静分析形势,一方面采取措施遏制房价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作出了全面解决城乡居民住房问题的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改造、建设30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实现每一户中低收入家庭和财政供养人员家庭有一套合适的住房。

 

  省委、省政府把这项惠民工程作为民生一号工程保证资金,优先供地,不但消除了岛内广大群众的顾虑,还调动了全省人民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积极性。在对商业性开发土地、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两个暂停”的情况下,对保障性住房的用地需求采用计划单列方式足额保证用地,市县土地收益部分每年都要安排一半以上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只有切实、不断地改善民生,国际旅游岛建设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最近海南省统计局就海南民众对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信心度以及发展愿景等相关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民众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持率为95.74%,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信心度为94.5%。

 

  特别关注特困群众,让惠民政策顾及每一个角落。这几年,中央和省里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让大多数群众都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但对于一部分特困群众来说,汽车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很难惠及他们,他们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要持续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很大难度。为此,我们在建立完善这部分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努力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首先是抓好教育。这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我们从实现教育公平入手,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把那些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实行免费教育、培训,让他们都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是加大转移就业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特困家庭开展就业帮扶。主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第三产业来带动就业,积极引导旅游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尽最大努力吸收农村劳动力。三是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促进特困农民增收。引进大公司和科技带头人带动农民利用热带气候的优势发展南繁育种、花卉、南药、种桑养蚕、瓜果菜等一些高附加值、高产值的高效农业,并创新农业组织模式,整合农业发展基金、扶贫资金,帮助农民入股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帮助特困农民拓宽增收渠道。2010年上半年,我省贫困市县的农民增收幅度达到17.8%。

 

  以民生促和谐,以和谐保稳定,打造平安海南。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问题”。这几年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海南农垦拥有全省1/4的土地、1/8的人口,由于体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前些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部分职工群众生活困难,农场和地方之间的矛盾纠纷不断,多次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省里每年在农垦维稳方面都投入很大精力,而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影响到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2008年国务院决定把农垦全面交由海南统一管理后,我们将中央支持农垦改革的40亿元专项补贴加上省里自筹的资金用于解决农垦重点民生问题,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彻底消除了困扰多年的拖欠职工养老金、医疗保险和教师工资水平低等问题,全面解决了农垦职工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各方面的问题,垦区职工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初步理顺了场区与地方的关系,消除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不断加大改善民生的同时,我们加强全省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毒品犯罪等突出问题实行专项整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由于近年来我们在民生问题上措施有力,多年来保持了在重大节日、重要敏感期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政治事件、无集体进京上访的“三个零记录”。实践证明,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了,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根基,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

 

  这几年海南之所以能够在财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一些重点民生问题,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央支持的力度大,无论是解决农垦民生问题历史欠账,还是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事业的发展,中央政策的指引和财力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二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县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切实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真正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把主要财力、精力都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三是虽然我们的财力不强,但人口相对也少,只要下定决心,舍得投入,就能集中有限财力办成一些民生方面的大事。主要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强大动力。

   (作者: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曾维)

 

  信访工作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沈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着力整合资源、强化责任、及时就地解决问题,走出了一条做好信访工作的新路子。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是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成功路子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体现了信访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密切党群关系、代表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困难,是信访工作的根本任务。沈阳市委要求各级干部,面对群众的信访诉求,必须树立“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群众观,“老百姓的利益无小事”的服务观,“老百姓的满意最重要”的政绩观,在工作中做到“有感情、有责任、有办法”,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改进工作的契机来对待。实践证明,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提升了信访工作的起点,拓展了信访工作的空间,取得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适应了形势发展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明显增多。沈阳市作为人口众多的省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在社会变革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因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转属改制、涉法涉诉、重点工程建设、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矿产资源、水利、林业、人事、劳动、社保等方面改革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信访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信访部门的力量,势必力不从心。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信访工作新格局,拓展和延伸了信访工作的职能范围,有效促进了矛盾化解和解决,预防了矛盾激化,保证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拓宽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的新途径。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通过做好信访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实现群众利益、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从而夯实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色。群众遇到困难来信来访,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在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也给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赢得民心,开辟了平台。实践证明,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在领导与群众之间建立起直接、广泛、迅速、真实的联系和对话,畅通了各级领导机关了解民意的渠道,实现了信访工作从接访办案向大政方针建言献策方面的转变,从堵漏补缺向主动参政议政方面的转变,从而使社情民意在党委政府的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有效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使社会长治久安得到可靠保障。

 

  创新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

 

  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工作体制。“一站式接待”,就是由信访部门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在信访大厅联合接待来访群众,提高效能,方便群众,使信访人的所有诉求都能够在信访大厅提出。“一条龙办理”,就是从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办理、督办到回复等各个环节,都在信访大厅完成,形成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一揽子解决”,就是对应该解决的信访问题,无论是涉及一个部门还是多个部门,无论是案情简单还是成因复杂,都能够在信访大厅实现“件件有着落、案案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在信访大厅基础上,我们组建了市、区群众工作部,统一领导本地区的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健全了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

 

  坚持党委负责,统一领导。从市到各区直至街道、乡镇及基层单位,层层明确由党委负总责、“一把手”抓“第一责任”,各区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同志在信访大厅接访。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历亲为、分管领导坐镇一线、班子成员分兵把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同时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延伸工作触角,推进综合治理,尽最大努力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从宣传教育、帮扶救助、依法处置等方面做好工作。

 

  充分整合资源,增强工作效能。着眼提升工作效率,制定《信访大厅组织规则》,明确信访大厅既是联席会议的具体办事机构,也是信访工作组织协调、指挥调度中心,实现联席会议办公室、信访局、信访大厅“三位一体”,并赋予其调动相关资源、直接调处纠纷、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的职权。由行政、司法等21个职能部门根据本领域、本系统信访实际情况,派出相应工作人员入驻市信访大厅,分门别类开设接待受理窗口,确保各方面资源在信访大厅得到有效整合、集约使用。为优化联合接访,各级在物力、财力、人力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信访大厅现代化办公水平,与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并机工作的电子化操作平台日益完善。设立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选树先进典型,强化作风建设。坚持用典型的先进事迹教育信访干部,引导信访工作,及时推出优秀信访干部潘作良同志这一重大典型,深入开展向潘作良同志学习活动。特别是在胡锦涛总书记对潘作良同志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后,各级干部深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信访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明确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工作方向,更加激发了“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工作热情。全市各级党政组织真诚关心信访干部的成长进步,充分调动了信访战线同志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以来,沈阳市信访工作摆脱了原先的被动局面,基本实现了“事能解决不积累、人能留住不上访、依法有序不混乱”,大量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群众的气消了,心顺了,沈阳由全国信访大市迅速变为信访工作先进市。2008年、2009年,沈阳连续两年经济增长速度列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步入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性轨道。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信访工作放到党的群众工作的全局中去把握,使信访工作与群众工作有机融为一体,使党和群众的联系畅通无阻。必须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力量的高度认识信访工作,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推动信访工作。

   (作者: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

上一篇:理论热点面对面:怎么解决住房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本类推荐

没有

本类固顶

没有